
思考:市场是以攻为先,还是以守为前?
今年6月1日起婴幼儿奶瓶禁用双酚A
据新华社电 卫生部等6部门昨天正式发布公告称,鉴于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婴幼儿健康,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
公告指出,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由生产企业或进口商负责召回。
双酚A,也称BP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如婴儿奶瓶、餐具、微波炉器皿、食品包装容器的涂层、饮料瓶以及供水管道等。研究显示,长期接触双酚A与出生缺陷、癌症和早熟等问题都有潜在联系,因认为婴儿塑料奶瓶中含有的双酚A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或副作用,可能诱发性早熟等。
研究表明,食品相关产品中迁移的双酚A极其微量,尚未发现双酚A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公告表示,双酚A允许用于生产除婴幼儿奶瓶以外的其他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和涂料,其迁移量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公告还强调,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生产企业要按照本公告要求依法组织生产经营,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婴幼儿奶瓶的监督检查。
■鉴别方法
PC奶瓶多含双酚A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奶瓶年销售额约16亿-17亿元,其中塑料奶瓶占了八成市场份额,塑料奶瓶一般可划分为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PESU(聚醚砜)、PPSU(聚苯砜)等几类材质,其中,PC奶瓶大多含“双酚A”,一般奶瓶上均标明使用材质,家长可据此选择。
国内多位专家认为,塑料奶瓶在使用中经常涉及高温,经过高温,塑料奶瓶中的双酚A很容易析出,并进入体内,因此专家建议家长们不要选用PC等塑料奶瓶,可尽量选择玻璃奶瓶。
■禁令进程
★欧盟委员会去年底颁布了对双酚A的禁令。今年3月1日起,欧盟境内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美国加拿大等国也陆续叫停给婴儿使用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
★中国唯一对双酚A限制的标准来自于1991年的《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有专家质疑该标准历时20年,已不能适用于现在的情况。多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曾呼吁我国参照欧盟做法,并提醒家长们慎用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
★今年4月,卫生部拟定了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用容器的意见稿,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办公厅等部门征求了意见。
★5月30日,卫生部等6部门正式发布公告,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
■ 士林夜市是许多国外旅客必访景点,观光局担心塑化剂事件会冲击夜市观光产业。
研究又显示,曾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雌鼠的机会较大,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都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精子数目亦会少20%-30%,相信类似影响会同样在人体出现。
■ 北市卫生局周日晚至士林夜市稽查冰品、茶饮店,封存金果王售出的原料。
浸会大学生物系在去年8至9月份委托红十字会取得300个香港市民的血液样本,研究二恶英、塑化剂等四至五类内分泌干预素如何影响人体生殖系统。系
方抽验了其中200个血液样本,当中包括了各个年龄组别和性别的捐血者,结果发现超过90%样本被验出含塑化剂DEHP。
负责研究的浸大生物系教授黄港住表示,几乎全部样本都验到有毒塑化剂,反映这类化学物料容易被人类接触及吸收。他指,市民可能是经由化妆品、指甲油、儿童玩具等物品吸收到塑化剂,亦有可能是经由空气和食物摄入。
男性影响会比女性大
他认为,由于塑化剂含有反红色素,对男性睾丸发育构成影响,所以导致制造精子较少。他相信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估计人类若长期摄取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会比女性大。
塑化剂DEHP常用于塑料产品生产,具有毒性,台湾已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城大生物及生物及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指,DEHP可干扰人体内分泌,令男性发育畸形、不育及引发睾丸癌,亦可导致女性有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故不应加入食物之中。他认为,香港有不少台湾进口饮品,政府应尽快全面检验及决定是否要勒令有问题饮品下架。
1冰品摊查获有问题起云剂 致癌毒剂攻陷士林夜市(台北30日综合电)致癌塑化剂风暴烧到全台最大、国际知名的台北士林夜市!卫生单位追查发现,昱伸公司下游厂商金果王公司,曾供货给50多家士林夜市摊商;金果王厂长陈益全周日坦承,确有供货到士林夜市,产品出问题后,他已通知客户回收。台北市卫生局调查后发现,使用来自昱伸、金馔供货管道起云剂的果汁,在士林夜市只有533号摊“老地方”仍继续贩售。
据知,金果王也对其他夜市出货。北市卫生局周日连夜前往士林夜市封存产品,观光局忧心会重击台湾夜市商机。
北市卫生局表示,周日中午获悉金果王曾供货给58家业者,周日晚派员至士林夜市稽查,先稽查6家冰品、茶饮店,有2家摊商坦言向金果王订货,其中一家还留有原料、立即封存;另家则指已退货。再进一步清查,只有士林夜市533号摊“老地方”仍继续贩售黄苹果蜜、红酸梅原汁,已要求业者停止贩售。
金果王涉隐匿资讯
据卫生署资料显示,金果王是直接向昱伸进货,目前已经查扣的产品包括杨桃蜜汁、阿婆特调酸梅汤、上A柳丁蜜汁、青苹果汁等,已封存起云剂900公斤。北市卫生局表示,金果王涉隐匿资讯,处15万元新台币(约1万6000令吉)罚款,同时移请商业处,撤销金果王的营利事业登记证。
有不具名摊商向媒体爆料说,士林夜市内外约有100多家卖冰、冷饮摊商,约一半向金果王进货,主要是果酱、浓缩果汁等原料,且金果王还外销至美、加,“生意做得很大”。
■ 卫生署长邱文达(中)周日至卖场视察运动饮料等饮品
是否提供不含塑化剂的安全证明。
其他夜市恐沦塑毒
据悉,调检周一前往该公司调查;目前传出不止士林夜市遭塑毒,金果王也对其他夜市出货。金果王公司陈姓负责人周一出面说明表示,本月19日得知昱伸公司的起云剂添加塑化剂,紧急联络下游厂商,回收相关物品或由业者自行销毁;另金果王也要求昱伸公司回收五股工厂900公斤含有塑化剂DEHP的起云剂,强调自身也是受害者。
遏毒塑行动火烧连营 主管机构将强制“扫荡”为遏阻塑化剂污染风暴再扩大,卫生署订周二为“黑心起云剂终止日”(D-day),即周二凌晨零时起,当局将倾巢而出清查问题食品,只要发现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果酱或果浆、果冻,及胶囊锭状、粉状五大类食品,未附检验证明或切结书的食品全部需要下架,商家将当场被罚款。各地卫生局针对不同通路,展开大规模稽查。
行政院周日举行跨部会专案小组会议,讨论D-day行动方案。根据卫生署最新统计,至少206家厂商使用含塑化剂起云剂,多达506项产品可能遭污染,整起案件如雪球般愈滚愈大。
外界担忧切结
书无法挂保证。卫生署副署长萧美玲解释,需要考量国内检验能量及资源,若抽查未过关,将惩处业者。食品药物管理局长康照洲说,通路商不会为“5元或10元新台币(约50仙至1令吉)利润”冒风险。至于D-day行动规模有多大?康照洲说,不同地区民众消费习惯不同,各地方卫生局会视当地状况,拟定稽查行动,在都会区,可能优先抽查较多民众消费的卖场、超商。
待验产品大排长龙
目前,卫生署认可塑化剂检验机构仅有15家,D-day在即,待验产品大排长龙。康照洲说,检验机构仪器灵敏度须达1ppm(百万分之一),学校虽有更灵敏的仪器,但要用于人体塑化剂风险调查,此时不宜动用。
康照洲说,食品不可能订定塑化剂“残留标准”,这次公告1ppm检验标准,是估算饮料里若添加黑心起云剂,塑化剂浓度可能会达到10ppm,而目前塑胶类食品器具包装标准,塑化剂DEHP须在1.5ppm以下。国内不少检验机构具备此检验能力,卫生署将咨询更多机构,增加塑化剂检验机构名单。
台妇患乳癌人数飙升 疑长期饮用塑化剂有关台湾知名乳癌专家
成功大学医生张财旺表示,乳癌已成为台湾女性的头号杀手,患乳癌的人数20年来上升了5倍,死亡率也高达3倍。他怀疑,此现象与长期饮用黑心塑化剂饮料有关。
病发年龄约51岁
台湾国民健康局今年最新数据显示,高踞女性癌症榜首的乳癌,病发年龄约51岁,比欧美提早约10年,有40%的病患会在罹癌5年内转而复发。以人数而言,每年有高达7500个病例,是台湾20年前的5倍;每10万人中,就有14人死于乳癌,是20年前的3倍。
死亡率逐年升高
张财旺表示,乳癌侵袭的对象由少女至祖母级都有,年纪已不是重点,虽然现今医学科技与日俱进,但乳癌死亡率依然逐年升高。这种反常的现象与环境污染有关,包括抽烟、空气品质劣化、环境荷尔蒙影响等,而近日越演越烈的黑心塑化剂也脱不了关系,长期饮用含塑化剂的饮料,患癌几率将大增。
■ 台湾设定周二为终止黑心起云剂事件的“D-Day”,为使业者充分了解,
新北市政府周一派员到早餐店及连锁茶饮店等地宣导稽查。(中央社照片)
喝过污染饮料变娘? 吴敦义:我像吗
塑化剂事件难有幸免?马英九总统上周六说“我可能有吃过”,行政院长吴敦义周日昨天也透露,他喝过含塑化剂的饮料,但不方便讲出厂牌及品名。吴敦义周日到新北市芦洲区参加万粽飘香赠弱势的公益活动,谈到塑化剂事件时,他透露自己也喝过被卫生署公布的受污染饮料。
在场记者借机开玩笑地说“这个喝了会变娘耶”,吴敦义则笑着回答“我看起来像吗?”
资料来源: http://cnews.cari.com.my/news.php?id=73112&sms_ss=facebook&at_xt=4de368cb9877ec9e%2C0
眼睛内部的压力必须保持在恒定范围内,不能高也不能低。好比一只气球,眼压就是里面的气,有了气的支撑,对球壁施加压力,气球才能鼓起,如果气少了,球就瘪了,如果气太足,就有随时暴裂的可能。对眼压影响最大的是房水。房水的产生和排出量则影响眼睛的视觉功能。眼压是诊断青光眼重要依据。晚期青光眼,患者眼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引起眼球疼痛最后导致失明。
白内障手术是多数60岁以上的病人最常经历的外科手术。发生的原理与自由基有关。
眼睛通过晶状体收集光线并聚集在视网膜上。晶状体要良好地工作,就必须终生保持清晰透明。
晶体的破坏源于紫外线的照射。
一般來講,陽光的紫外線約有3~4%會照射到地面,地球有臭氧层来保护免受其伤害。但近幾年來,人類不斷的產生二氧化碳,而使某些地區因臭氧層的稀薄,無法抵擋陽光及紫外線的照射,因此紫外線照射到地面的比例已增加到10~13%。
人類的眼睛可感受到紫外線照射的範圍,大概是照射地面的10分之1,而眼睛的角膜大概會吸收低於297nm的光波,而讓比297nm波長長的光線透射到水晶體。
297nm光線照射時細胞死亡率最高,302 nm光線照射時死亡率降低10倍,而365nm光線照射時死亡率降低1萬倍,而405nm光線照射時則幾乎看不出有任何的細胞死亡,可見297nm波長的光線對眼睛的傷害最大。
當紫外線照射到眼球的水晶體的上皮細胞時,就會引起許多的氧化壓力,
產生氧自由基及氫氧自由基,引起脂質過氧化作用,導致白內障。
什么是黄斑?
视网膜后极部的一椭圆形凹陷区,直径约为 1毫米~ 3毫米,由于含有叶黄素而显浅黄色,故称为黄斑。虽
只有一个大头针头大,却能看遍大千世界。
由于它的位置重要及结构特殊,决定了人的视敏度,
是中心视力最敏锐的部分。
阳光中的紫外线
般能被眼角膜及晶状体过滤掉,但蓝光却可穿透眼球直达视网膜及黄斑。
对眼睛黄斑部造成累积性的伤害。视力上的减退包括视物变形、直线看起来弯曲、阅读时字体缺失、昏暗处视物困难,严重时就是失明。
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RMD)是导致60岁以上的老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当ARMD患者正视你的时候,他会无法看清你的脸,但是却可以看到你旁边的事物。也就是说他的外围视力是完整的。视网膜黄斑变性有两种情况:湿性的和干性的。90%以上的病例都属于干性,也就是说中央视力会逐渐降低,其中大概有10%的可能性会转变为湿性病例。目前干性视网膜黄斑变性还没有任何可行的治疗手段。
湿性视网膜黄斑变性患者的中央视力降低得更快,会增生新的血管并且可能出现血管渗漏。湿性视网膜黄斑变性可以采用激光凝固法治疗。这种治疗手段的目的是减缓心血管的形成,防止因此导致的视网膜膨胀(水肿)和渗漏或出血,并且可以阻止因为这种渗漏导致的出血。但是,病人手术后往往更快会失明。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们就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RMD)的真正原因提出了有趣的设想。这些理论认为正是由于光线进入眼球并被聚焦在视网膜的黄斑上才导致了这些感光细胞外的自由基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抗氧化物质来中和这些自由基,那么自由基就会对感光细胞产生破坏。这些氧化压力已被证明能破坏密集于视网膜和感光细胞外部的多不饱和脂肪(PUFA)。 与LDL胆固醇的氧化破坏原理相似,PUFA的氧化和破坏可以导致脂褐质的形成,这是一些由油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物质,聚集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里。脂褐质会对视网膜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而且研究者们相信它实际上就是伤害和破坏这些敏感的感光细胞的根本原因。 这些有毒物质会在色素上皮细胞中沉积并且最后形成玻璃膜小疣。对眼科医生来说,玻璃膜小疣是病人得ARMD的最初征兆。由于这些玻璃膜小疣堆积在色素上皮细胞和细胞的血液供应之间,它们会切断营养供应导致感光细胞无法工作,从而造成局部的失明。当视网膜色素细胞和感光细胞吸收光线时,自由基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高能量的紫外线光线和可视蓝光特别容易使眼球的视网膜内产生自由基。正如你所想象到的,长时间暴露在这种高能量的光线中的病人患ARMD的可能性显著提高。研究结果显示,当我们慢慢变老时,能保护我们不受这些高能光波所产生的自由基伤害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会显著弱化。这就明显打破了我们身体产生的抗氧化物质和自由基之间的平衡,并且加速了自由基对眼球视网膜的破坏。
重点:避免脂褐质(脂质过氧化)的形成,拒绝黑暗世界的降临。光明的掌握,您要赶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