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建立、智慧辨识、教育为本、源远流长。

Wednesday, August 21, 2013

了愿、及时、活在当下第二系列(第三章)




顺其自然篇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520日,接了一个病入膏肓的艾滋病患,踏入晚期,全身细菌感染,在医院的隔离病房,双眼已经失去了视力也无法说话,有轻度中风等症状。基本上医生已告知家属随时要有心理准备。接见了家属,我只问:你的想法是什么?他答:只要有方法就要试。我说好!视力显然是暂时被挡住,恢复的可能性是在的,动作要快一点。交代了一些事情,时间吃紧,我告诉他第二天我会亲自到医院探望。
走进医院病房,因为看顾的还未到,隔离病房的病榻上,一个瘦瘦黑黑的男生卷缩,双眼瞪得极大极大,脸上都是皮屑、嘴唇裂,口腔念珠菌病,惶恐的样子,我也在一霎那之间忘了会被感染的可能性,就走过去抓住了他的手,说了一句话“不要怕,我来了”。视觉虽无,但是听觉还是很好,他朝着我的方向转了过来。
第一次的照面,用声音传达了温暖和坚定,这对健康的重建工程是重要的而且要做好这样的工作需要人手。也就是成好事需要助缘助力。借由医药设备的方便,再加上日常的护理,更重要的是家属给予高度配合,这个案例对我而言,是充满希望的。

家属告诉我我弟弟个性温和,好脾气,也不是乱搞关系的那类人小时候,奶奶病重,他是照顾她生活起居的人,梳洗清理污秽物,再大的时候,轮到阿公病重,接回家的时候也是他照顾的今天,他患了这种病,我们也在想怎么苦难在他身上呢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自己,我们也要尽全力去帮他
:嗯,上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若命数还在,那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了

接下来的整个星期都泡在医院,看到兄弟情、看到友情、看到亲情觉得这个家庭的人虽然学识不高,但却懂得不离不弃的珍贵情操。帮助值得帮助的人比帮助有需要的人更有意义。这句话是值得玩味的。在健康行业里面有三个境界,那就是帮、救、渡。帮助人需要良善的心、救人需要一颗果敢坚定的心、渡人却需要智慧心。我们采用方法来帮助需要的人,我们坚信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我们信任这个方法也同时启发一个人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渡过所有的劫难和困境。而开智最好的时机往往就在于面临痛苦的时候,痛苦指数越高可得到的智慧也相对高。当然这是对于能够承受痛苦并将之转化的人,相反的,在痛苦当中无法承压的人就必然在痛苦里面不断的轮回和重复。这是人间地狱。

所以,值得帮助的人就是可以忍辱、不怕吃苦、拥有自救能力的人。你可能会说自救若行得通,怎会患病?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一个自然法则:生、老、病、死。老的时候会生病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生病之所以会越发严重,这和违反自然的平衡有莫大的关系。不管一个人是几岁,在人体内的年龄有着它自己的计算方式。简单的说外在和内在的年龄是不相符的。很多人因为生活贱卖了自己的健康、让身体的内在环境不断的被破坏,当自由基学说根植于健康与老化这块领域的时候,那也就是找到了体内环境被破坏的主因。而这个主因的推手就是我们本身。在教课的时候,往往都会针对如何减少体内污染源以确保自己在这个自然法则当中,把伤害降到最低,那么就一定不能离开这三个字“帮、救、渡”。只要了解这三个字对于自己的生命的启示和关键、自救才有了真正的价值。这是穷一生的学问,而这学问不能只是知道,必须能够将之落实。一旦落实,就是进入一连串的考验。痛苦会不会减少?只要智慧一长、痛苦就少一分。而启动智慧增长的轮子,就是“忏悔心”。帮助人很容易做到,救人有难度,渡人就更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从来鼓励一个人要往这三个境界去,那么就从最简单的做,就是不断的帮助人。这是路线图、是方向盘。为了要达到最后的境界,帮助人的时候必须把益人放在利的前面,把益人放大到看不到利就是自我的挑战

许因为惶恐、双眼瞪得好大,这给予眼睛一个很大的压力,所以,我把手放在他的眼睛,让他把眼皮盖下来,并告诉他“再这样不让眼睛休息,真的会瞎哦!

探望之后,再请家属走一趟我的教室,有些详细的事情必须问清楚。通常,艾滋病给人的印象就是滥交、性关系杂乱。想说这么年轻或许也不例外。但这不是主要重点,重点是除了艾滋病之外,患有肺痨、B型肝炎这些传染性高的病症,那么就要提醒周遭的人要做好安全措施和全体去做检查以避免进一步扩大感染住院第七天,由于危险期过了,感染受到了控制,双眼也能够模糊见物,医生的检查之后,就告知可以出院了。这样就完成了吗?还未。因为接下来要进入的是最难渡过的自强阶段。而自强是一个人单独时间最多最容易胡思乱想,消极意识和积极意识的拉锯战时刻。情绪上的波动影响结果。

所以,亲人爱人朋友这股精神支持系统就形成了复建路上的关键点。在一个人的意志力当中起着80%的催化作用,复原需要一段时间,可以是几个月也可以是年以上。两者之间的耐性和包容性让一个拾回来的生命用什么样的姿态重生,这一个阶段往往勾起很多过去的怨恨和委屈,当然还有自私。在我处理过那么多的案例当中,好言好脾气的非常少,大部分都以对方是拖累把结果做得非常不完美。

这就是为什么帮助人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要给予救援却考验着彼此的坚定意志,除非真爱,否则难捱。为了不让自己变成了包袱,患者的自强能力让自救升华入另一个境界。一个自强的人让人不敢对他小觑,甚至敬畏他,在他身上能够学到就是骨气。在生病的时候要懂得用正能量去得到自己的下一个机会,因为生活有些事情是自己暂时无法处理必须的到帮助,那么自己本身这股正能量就会变成无形的生命谈判筹码。反之,若是自暴自弃,或听到一些不得体的话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存在价值,这种生命态度必然引来苦果,凄惨离世。

健康教育工作者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在自强阶段当中扮演者“提醒”的角色,提醒什么呢?“借镜”。尤其对于修行的人而言,这是“共修”最佳时刻。凡是参与者若能因此放下怨恨心、打开包容心、就自然能够同理心。这是大福大德的事。

所以出院之后,在家人的细心照料之下,直到今日虽然不过才三个月,看到进步看到希望。从戴口罩到不需要,从在房间内走出屋外,复原以一定的速度在进行。什么时候才会好?应该说不恶化就是好。进步要渐进式,欲速则不达,心理准备必须有一年以上。我说过体内年龄不等同外在年龄,依据体内年龄可比780岁的老化程度,那么用一年处理这么破烂的身体,我想这样的速度是快的,而且是安全的。有人会问需要用药吗?必要的时候要采用。当然这必须经由专业人员的鉴定和不断的追踪体况。

要把健康经营得当,就必须以安全为基本考量。要顺其自然但是用积极态度、要贪生但不要怕死。很多人对有效或无效在观念上相当混淆,我的回答一定是长期的抗病力不减弱。拥有体力就能让一个人完成所有的未了愿。这个体力的再造以“顺应自然、因生而生”为指标。所以除了正规的医学追踪、健康也一样需要专业管理品质。坊间因传销直销的误导之下,很多人用保健产品来治病,这是极其危险的。营养和药物之间的相辅相成或是相互制衡是需要被关注的一环。总而言之,无知犯险,谨慎至上。

我希望阅者能够在这些借镜上增智长慧。自救、自渡。  

Wednesday, August 14, 2013

顺其自然篇----骨癌、脑癌、肝癌末期的生命战士



接到庙主持的来电,推荐了一位患上了多种癌的信友,医院对他的患病“无治愈方法”其中一个被证实是罕见的缩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瘤压着左眼皮无法撑开。其中背后有四条骨全黑癌末期。所以医生说生存率只有0.01%。庙主持问说这样可有机会?

机会?一句话“置死地而后生”。

我请庙主持让太太挂电话,是因为所谓机会必须用“争取”的态度。态度有着意愿,意愿有着深刻的关怀,而关怀的内在就是爱。若是爱不够,机会等于零。不过才一分钟,就接到电话,我给了她第二件马上要挑战的事,那就是动身来找我。或许外人看起来似乎很大牌,但是要让机会变成事实,第二个考验的就是不能够怕麻烦。

第二天,太太从另一个城市驾了数个钟头的车来到我的教室,我把一些事交待清楚,就说我们来个8天看看吧,能够撑过,那就是有机会。有机会不表示渡过危险期,这世界的确有很多奇迹的存在,但是我们都不能用侥幸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机会,反而要用“下一分钟就死了,如何赚到这分钟的好过”的想法。 

凡是生死课题都是一个人的最佳修行时机,因为在生死边缘当中,人终会面对必须面对的事,那就是“我这辈子到底活得值得吗?”许多要做的事突然发现自己一直都错过,许多该说的话一辈子都没说。所以,机会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因需求而在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当有人问我“有机会吗?”,我通常不正面回答。我反而会问“你要什么?”

这样安然渡过8天,由于要知道确实的身体情况,就到了吉隆坡专科做详细的检查,最后被引荐到新山政府医院观察是否能够进一步的治疗。舟车劳顿、太太一人驾着车长途跋涉,奔波。先生疲弱的身子经不起折腾,入院检查之后的结果就是被医院婉拒进一步治疗,由于无法排尿就辗转到另一个小镇的医院,进入紧急病房。太太给我挂了电话,询问着若坚持医院进行化疗,这个决定的风险。我给的意见是化疗的体能是否足以应付?显然是不行。当造血功能已经底下,红血球不够、白血球不够、血小板不够,这意味感染出血的机会太大。陷入昏迷的绝对性存在,这是赌不过的死亡之约。

当机立断就请她办出院,她让我和先生谈了电话。劈头第一句,我就说“你只有两条路,一是死路、二是活路。下去就等于你会昏迷不醒的机会更大,你孩子还没回来,你还有话没交代好,所以,出院!再辛苦也比失去意识让众人看着你流泪来得好,想好自己死的安身之处,再来想活路。你若出院,我会到你家看你!”。一语警醒梦中人,马上办出院。

了晚上,庙主持再挂了电话给我告诉我说在回家的路上,先生泻了一车子都是粪,太太一点怨言都没有。小姑想要帮忙,她阻止。说是先生的粪恐会有感染的可能性。把先生梳洗干净,才叫人把他抱入屋。而自己才慢慢把车子冲洗干净。

人之所以有伴,就是有个照应。但是要不嫌弃脏和臭,咬紧牙关仍然用着微笑来面对这么大的苦难,这位太太的毅力和坚定让我由衷的钦佩她。才不50几岁的人,一个病魔的来袭,可以老得将近80岁。令人不禁对有人迷恋于外在的短暂美丽而不惜任何代价维持有了另一个反思的机会,我若在意我的外在,我反而要在意我内在的滋养以确保我外在美丽的维持,这样的迷恋比较有价值。但是能够不看外在的老去依然如当初一样的对待对方,我想这样的缘分是非常深且良善的。

先生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带自己的太太环游世界。这个愿望是否能实现?


过了两天,我如约到访他家,本以为这个0.01%的存活率的人会在这么大的折腾之后病恹躺在床上,岂料,竟然下车看到他在吃“肉骨茶”!而这次的到访的教育核心是传达“顺其自然”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而在刚刚下午和太太通电话的时候,她说他已经在安排身后事。我说应该的。刚开始的时候,人总是不甘心自己会碰到这样倒霉的事。可,对我而言,这绝对是因果关系。病症很多时候和坏习惯有关联。坏习惯不改,身体不会是报恩的状态,绝对是讨债的呈现。有人因而起了忏悔心,善待自己之后,身体就会尽它的本分工作。有人却故态复萌,所以一直都在状况连连。所以,灾难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总是违反自然的法则。所以,健康教育就是在融合顺应自然的道理、把灾难的几率降到最低,平安自然就到。


顺应自然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当我听到他说“我现在的想法就是顺其自然,放松自己过一天算一天”这意味着一个人接受自己现况,但却无力改变它。

但这是踏上复原路上一个很重要的思维关键点。因为走到了“顺其自然”的门,门后面有两条路。走去哪一条必须再做一个决定。引导这一步,就要做短期目标,那就是再8天、再8天。期望不大失望就小。一个人若要说完全看开是自欺欺人的,所谓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要拥有这样的心胸是极难的事。我们不说我们做不到的,我们做我们轻而易举做到的。所以,目标只做8天,因为只有8天,就只有8天,有什么人要见、有什么事要做,有什么话要说,快点!

这样的顺其自然是积极的、勇敢的、仍然有计划的去面对。既然活不久,何必浪费时间在那里怨天尤人?把握时间。一个8天过去了,又一个8天过去了,有把要做的事做了吗?有没有呼吸一天比一天好?有没有胃口一天比一天好?有没有排泄一天比一天好?有没有睡觉品质一天比一天好?最后,体力有没有一天比一天好?稳扎稳打就能走得远走得好。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命在,健康用积极的态度就能逐渐拾回来。短期内不可能回到病前的那个状态,不过,能够脱离危险水平越多越好。心理上还是抱着活多一天就是赚到一天啦,有赚就好,不要贪心就是顺其自然的主要意
问路、造路、活路或死路,这条路只有自己能够决定。有任何挡路的也只不过是石子,踢开就是了,唯有自己挡了自己的路,就等于搬了一座山置在路的前方,自己断了自己的路,没有人能够被怪罪。

别急、急不得、不能急。

让呼吸保持在自然的定律当中,调息静心实在也是一个最佳的良药处方之
。当然绝对不能少的就是体内污染源的处理。运用大自然的力量获得最大的能量,启动生命的第二个轮子,重生!

教育训练的竞争力就是所有企业竞赛的起点。


会见一位被推荐的朋友,她告诉我参加传销多年(我认为她是消费者却始终无法踏出第一步,理由因为公司在处理一些违反条规的经销商,给予口头警告,却无法大刀阔斧的杀一儆百,所以市场就会有为了私己的利益而罔顾他人的好处、削价烂价。除此之外,由于一些经销商为了冲月绩就会把顾客的健康摆在利益之后,以至于坊间只要一听到公司的名字,皆摇头摆手、斩钉截铁的说“不要!”这些害群之马把一个可以帮助他人的机会就这样随便浪费掉了。


在一些对话交流里面,我觉得需要拿出来做一个深入的探讨。她说很多人因为营养的分量用不对客用多了自然就把原本好的变成坏的。份量拿捏不对就会对人有害。”

确很有道理。但是我反问“那么多少才叫多,多少才叫少?”她回答“自己会有感觉的。只要够了就是这个份量了。营养师是这么说的。”

若健康教育是以这个观点为导向,那么我会觉得是极其危险的教法。甚至会认为这样毫无根据的凭感觉来做依据,消费者承担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在过去处理的个案当中,学员告知在很多时候一些健康直销传销公司试用产品时都会碰到一些身体的免疫反应,但都被说成是自然反应。由于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也就人云亦云了。

要知道副作用和好转反应在很多症状上特别的相似。说个例子,一位肝硬化的朋友采用了一些偏方和坊间的保健食品。这类食品有其好处,总有人因而得益,自然就会被好心推广。恰好,有好心人发挥了善意,建议肝硬化的人采用。心存好意,大家的想法一致都希望把结果变好。但是,肝硬化的朋友在采用一个时期里面却反而一直昏睡,甚至会胡言乱语,便秘了很多天,有便意却无法小解顺利。

这是好转反应吗?不是。是肝硬化逐渐恶化的征兆。

我同家属说“这是呈坏的征兆。肝已经昏睡了。怎么还不停止采用这样的偏方呢?这个结果不对,做出来就一定是坏的事。虽然人有善心,但是必须对推荐或采用的方法有一定的把握度。有三分帮助但也带来七分伤害,那么这个帮助是有限的。对的结果必须是肝逐渐的醒觉、肠胃道逐渐的疏通、肾功能的排尿能力一点一点的回来。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希望”快快“,但是快快是有速度上的限制的。别急。”

实是有人因这个偏方获益嘛。是说这是不对的方法吗?若是这样想,就偏激了。方法无所谓对错,是适合或不适合而已。每个人的身体受损部分、受损程度不同,对于一个无法运作的肝脏,虽然体力复原需要营养,但是体内的脏器工厂都已经受损过度了,怎么还能够把多余的营养转化代谢顺利呢?加重了脏器的工作负担造成有害成分更高,所以状况就更加糟糕了。

一个专业的健康服务人员,必须比谁都要有危机意识。为了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学习的事可以是几百件事、几万件事,但是目的只有一个,“成人之美”。

所以,当批判他人的时候,也一定要同时问回自己,自己的能力够吗?不断的增进自己,自然就不会去犯上害群之马犯的事。顾客的信心不是来自于公司,而是来自于服务的素质。

所以,要投入任何一个行业,要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人,必须带着一个原则 “别人的事别人做做坏也是别人的事。我的事我自己做,做好就是我的事”
看着别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前景,是可悲的。

接着她说我们看到问题一定要有解决的心所以方法和果断很重要”。

我点头,这样的想法是绝对拥有权势的人的思维。坐在我对面说这话的人显然不是。为什么?因为连第一步都无法踏出的人,是用想象的在说。凡是会说的都不会做因为“解决问题需要的是能力而能力来自于智慧和胆识智慧生妙法”。
理想和做梦有时候真的是差不多差不多的相似但结果却因为顺其自然有了很大的别。怎么会和这四个字有关系呢?因为有理想的人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了解顺其自然的可贵。而做梦的人在浪费光阴的时候都只会说顺其自然却是放弃的真意思。

对我而言,公司的硬体设备再怎么完善,软体(人员的素质)必须更具成熟度和诚实度。站在竞争力的角度而言,顾客需要的不过就是“物有所值”。而针对物有所值,必须具备有其舍必有所得的特质。

教育训练的竞争力就是所有企业竞赛的起点。 

Tuesday, August 13, 2013

顺其自然篇


在健康教育行业这些年来,如何能够做到“各得所需、便宜勿占、贪婪莫生、渐进绝对好过快速稳扎稳打的做事风格就能够走远走好”。这是给自己制定的标准

把讨价还价的时间省下来,我一向来都秉持一个很重要的看法“凡是走去死路的钱,要孤寒到一毛不拔,凡是通往活路的钱就要大方对待。”所以,一个人要处理自己身上的病症要先把这个病症会花上多少钱的事想明白,弄清楚。既然无法躲过病,那么就意味医药费是无可避免的无底洞。花钱买罪受最后走去了痛苦的死亡之路。这样的钱,打从健康还没不见的时候就要建立起“一毛不拔”的态度。因为健康在,钱才能够“留得住”。保健,是在日常生活里面,从生活作息、饮食、情绪管理都要“极低污染处理智慧”。这样才能把身体这个“居住环境”照顾好,我们的灵体在这个环境里面“住”好、“吃”好、“思想”好,平安和健康就会到。自然就会把必然会碰到的老了就生病的大麻烦,一早就做好了准备。这是真正地“未雨绸缪”。

最近,一而再再而三碰到癌症患者,不管在第几期,都有着一样的心理.“抗病”到最后都有“顺其自然”的想法。听起来,似乎都已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不再强迫自己要“好起来”。感觉上这样想是对的。但是结果为什么却呈相反呢?

今天,我就针对“顺其自然”这样的思维线路上找出它的障碍点和疏通点。因为虽然这四个字是“好事”,结果因人的“心念”而有了很大的差别。

生病的人动不动就说顺其自然,意思不过就是非生即死。既然都是要死,那就顺着状况,就算是痛苦,也接受吧。这样的顺其自然是悲观的,是放弃的。有这样想法的人通常都做了很多尝试,最后发现到结果并不如自己所想的,所以,已经没有办法了,那就随意吧。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的恐惧还是存在。

这样的顺其自然是“死路一条”的想法,心有所想,就身有所行。你不会在这类的人身上看到希望,却望或望。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顺其自然”这代表“好事”的字用在自己的身上呢?那不过就是安慰自己的话而已。认真不得、不得认真。倘若真是如此,放弃治疗、放弃所有的处方,看着身体日渐衰弱下去,就是很“正常”的事。那么,这类人不能用“顺其自然”四个字,他必须用“越来越糟糕是我的选择,我糟糕了我的剩余人生” 做出这样的果,完全一点说服力都没有。我听顺其自然就真的当成耳边风,连安慰的话,一句也不会说却会用欢喜就好”作为回应。


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在健康管理当中,我常说顺其自然,我指的是非生即死,既然都要死,那,就把死弄得好看一点,弄得不那么痛苦。怎么弄呢?生病的时候,身体呈现最多的都是糟糕的状况。那么我们要处理的就是顺着状况,处理状况,但是不强求结果。比如癌指数,接受癌细胞的存在,接受化疗电疗的帮助和接受它的伤害,但与此同时要处理不断流失的体力。倘若连化疗电疗都无法做,要处理的还是一样的事,那就是不断流失的体力。

倘若一个人固执的把焦点放在癌指数,一定要看到癌指数大幅度下跌才放心的话,这是不够全面性的想法。健康就是体力的再造和维持。为什么我们需要健康,因为要抗病?不是绝对!最绝对的事莫过于因为拥有健康才能做很多需要健康存在的事情。所以,就算是生病了,焦点也必须放在如何让体力回来的角度上。这个体力让一个人能够“及时见要见的人、及时做要做的事、及时说要说的话”。所以,处理体力日越变坏的状况就在必须注重“呼吸的掌握”。怎么说呢?
着呼吸、调整呼吸,慢慢的和身体配合,关注自己的吸气和吐气,一旦气能定、心神就能够自在。气定神闲之下,再处理被自己严重污染的身体环境,将它好好的做几次的大扫除,渐进式的,一次扫除一次清爽、一次扫除一次舒畅。把思维架构在“既然要死,起码死之前我也要确保我每天的呼吸顺畅、每一天都能活好”。所以,急不得、不能急。有进步就是有机会,有机会就能够重生。能够重生就能够重新再来过。这个机会是在“顺其自然”之下,积极的争取但是不强求而得到的。

所以,对于末期癌症患者,我每次都说“做好身后事的安排,再来处理活着的痛苦减少”别抵抗病症,接受病症的存在,与病共舞!在健康的复原路上,必须做到安心、宽心、放心。审视自己,放心了多少?一直都在不放心的状态,就是在紧绷当中。这是压力。压力是自由基,自由基是体内脏器退化、病症恶化的主因。所以,一个人必须在生活的每一天,不只是清理身体的“垃圾”,也处理心灵的“污染”。放松、放松的用微笑走到最后一口气。

“道法自然”需要“一心不二”

Saturday, August 10, 2013

了愿、及时、活在当下第二系列(第二章)


经历2次生死大关的林老师, 末期大肠癌和末期肝癌

新加坡,是我怀着感恩心非常的国家。我的年轻岁月里多蒙新加坡很多贵人的帮助,获益不少。国家法治严谨、资讯在很多年前比我们这里是快上很多。不过,如今互联网全球通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资讯的传达都已经没有国界之分了。现在若要拼,都是拼经济,拼教育。

1994年因为家父中风一事唤醒我对健康的重新认识。学校所得到的知识其实是非常有限,我们总认为年轻就是本钱,挥洒着却从来不知保护相等的重要。所以,面对退化性疾病也是完全手足无措。医学是第一考量,接着就是复建了。

由于新加坡对商业模式有着相当的法律约束,不法的传销直销在当时是被极力取缔的。但,由于这个国家的接受度普遍上以实际科学验证为主要考量,我有了这个幸运认识到改变我一生的健康教育知识,得知了瑞典这样高度进步的国家,他们的科学性、教育以培养脑力技术的科研人员为主要方向。科学家的最佳向往平台。所以,当年他们带来的自由基和抗氧化知识,我接受到了最全面的概念。我极度认同他们“质量并重”的观念。

经教政改,重视教育的执政者也必然欢迎企业界共同投入,在各个领域里面进行人民素质的培养。对于平民出身的我而言,得到这样的机会自然就会异常珍惜。所以,中风既然是退化性疾病,那,若可以了解人为什么会老化,这样的知识具备,就能帮助很多人避开退化性疾病的侵虐,把伤害降到最低,不管是生理上也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帮助。

年轻的时候,我其实抱着和很多人的想法,一个成功的研发能给人治愈的希望,所以,以推崇研发为首要工作。但是随着自己服务的个案越来越多,我了解到实际上所有的研发配方在一个人“完全的复原”上只占了20%,真正的80%是来自这个人的求生意志。而求生意志能够启动人体的自愈力。自愈力才是修复的主要因素。所以,我放掉了那20%的沾沾自喜,把触角放在80%的处理上。

80%要处理,难吗?非常难。纵然一个人有着要他人好的心,未必能够为接受。因为每个人的心理都有牵挂,牵挂得越深,求生意志就越强。发现到这个事实,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以林老师这样的案例能够存活整30年,甚至是体内癌细胞是零的检验证实。

林老师,被检测出大肠癌的时候也如同很多人一样做了该做的医学处理。但是不幸的几年以后,再度患上末期肝癌,身体要二度承受化疗伤害,体内机制瓦解的速度非常。后来有人介绍上等人参,磨粉,几千块新币,才吃那么一点,就承受不了。虚弱的程度随时可以“走车”。林老师求生意志非常强,我后来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林老师的先生的关系。因为我每次见到他们,那种夫妻深厚的感情,从眼神的传达,陪伴,他们两个人的氛围就是“和谐”。林老师的先生总是默默的在旁,世间能够找到真爱的有几个?但是他们就是那么的包容对方。

当一个人有了基本的80%,她只是需要得到那20%的处方。癌症是免疫力退化症,能够辨识杀癌细胞的只有免疫细胞。若免疫功能底下,癌细胞复制的速度已经无法操控。体内就一直在感染发炎。癌患者的饮食必须注重,生机有机比较符合生理机制。但对于细胞内自行产生的自由基值若能够加于处理,完全复原绝对是有望的。

爱,让一个人能够面对任何的挑战都能够克服。一个人要抗癌,是非常需要精神支持的。癌治疗之后,已经不再像之前的神采,我们女人比男人还要在乎自己的外在,我不再美丽了,你还要我吗?若,枕边人依然不变,甚至比之前更表现出不离不弃,我们女人就算机会渺茫都会支撑自己活下去。
千万别听一些人说的,不靠男人,女人也可以。这是极少数的女人,才能做得到。大部分的女人,若没有爱的“浮木”,就觉得自己要沉沦了。这就是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得忧郁症的缘故之一。多少岁的女人,都会被花言巧语欺骗,学识再高,也一样。我也遇到很多癌症的患者,最后是郁郁而终,我说你要想到孩子呀,她说孩子有家人照顾。可能社会会说这是不负责任的妈妈,但是若你从女人的角度看她,有时实在很无能为力的。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比爱情、亲情、友情”更重要的就是“梦想”。因为梦想有很大的力量。这一生里面,你有什么梦想?当你的梦想以服务大众为主,你的“爱”的支持点就多了很多。少了一点,你还是有爱。但是,痴人毕竟太多,把爱的角度局限在一点上,少了那一点,就带走了全部,连命也轻易的丢了。

所以,我看到林老师,她的完整复原是具备了很多条件的。她拥有了先天的条件,她的先生、她的孩子对她的爱,带来的牵挂,牵挂非常浓烈。所以苟活还是要活。第二个助缘,她不以认识很久才能相信为依据,而是以求证为考量。所以,当年推荐她的人,不过就是在公园里的一个偶遇。

我想起自己,我之所以认识也是因为一个认识不到三个月的朋友。他没有哗众取宠,只是说若有办法,自己去深入了解。我和林老师一样,碰到的人都没有在做推销,所以,我们给了自己机会踏入这一块领域里面。不同的是我们的梦想起飞点不一样。

2007年,我在新加坡碰到她,白发苍苍,但是气色非常好,闲聊的时候,她的先生已先她离开了。谁会活得比较久?健康的人?生病的人?气数尽了,人就走了。所以,死活没有操控在我们的手里,我们却有掌控健康的自主权。

管理他人的健康,对我而言,不过就是建造了一个楔机给一个人去了解爱自己比活得久更重要。一直到今天,我对于消除自由基的教育教学,离不开一颗心的管理。

法句经说:一切唯心造。当宗教遇到科学,科学遇到宗教,它们是融合一起的。

Friday, August 9, 2013

了愿、及时、活在当下第二系列(第一章)


铭记在心,身教为言教的长者,Uncle Phang



我先前写的案例,我想若是今天真正在搞健康教育的人,情绪也会错综复杂吧。想帮人的心不是你说要帮,别人就真的欢喜心接受。我有时也觉得真是自找麻烦,随便做个不错的产品不就好,反正,吃到就吃到,吃不到就是体质不能吸收,那么容易推搪的话,责任不需要扛那么大,愿者上钩,有什么服务好做的?浪费时间。

但是,做这样的服务其实是非常有乐趣的。从别人的故事可以警惕自己,然后从每一个服务当中找到下一次做得更好的学问。知道吗?没有比进步的感觉更让人喜悦。所以,我从不以“病好了没有?”为方向,我以“善待自己”为我的做事方向。只要一个人察觉到这一点,他的生活就会有一个改变,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能过一个完美的一生。

今天记点人物是患上多年糖尿病以至于几乎要去洗肾的Uncle Phang

Uncle Phang是个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位长者,对于自己身上的病从来不当一回事,说得好像在说别人的事那样,明明就是鬼门关走回来几次的人。我怎么认识他的呢?那是我透由我姐推荐的,他的女儿挂了电话给我,然后从柔佛一个小镇下来居銮,我们见了面。

她的父亲因糖尿病已经两只脚的脚趾都被切了, 肾衰竭的情况也被医生告知随时要洗肾,糖尿病的并发症非常多,他是一个一个患上了,所以,除了正规的医学治疗,孩子都想办法找方法减轻他的痛苦。

重点就是先行减轻身体所受的痛苦,再逐步往复原的路上。除了忍耐还要有韧性。Uncle Phang是个风趣的老人,还很亲切。孩子非常爱他,因为他们都是他身兼母职一手带大。别说孩子爱他,连家族里那些孩子,自己的姐姐们都很疼他。。已经糖尿病30几年的uncle,据他说是年轻就开始,在医院里进去是常客。医院的上上下下都认识他,最严重的时候,心脏停止,然后被医院抢救回来。他说这事的时候,我听了也觉得好笑,不是因为我轻佻,是因为他说得好像是别人的事,轻描淡写就把一个很危险的事带过了。切足之后,避免伤口感染,女儿都会定时把他载到居銮很出名的诊所洗伤口,包扎。每次洗,都要上百元,洗到医生有时候算特价,哈哈哈哈。

每次见面,我们彼此都言谈甚欢。在过程当中,由于排水能力还不够,一次脚积水,像大象脚,就去医院抽水了。人也无大碍。高高兴兴的回家,冰冷的脚慢慢回温,最重要的就是脸上,脚上,手上的老人斑一直脱落。什么是老人斑?简单的来说就是“锈斑”,那是自由基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导致,有一个名词叫“过氧化脂质”。

大家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过氧化脂质,因为比糖还要难搞的就是引发并发症的主因“过氧化脂质”,一旦形成,造成心血管疾病,要清除是异常困难。皮肤有老人斑意味身体里面的脏器也生锈了,锈到外面来。所以爱美的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身上的斑,好像肮脏了的感觉那样,非常不舒服。

所以,Uncle Phang老人斑的脱落对于健康的复原而言是重要的。他非常高兴,从被人照顾到最后能够自理,要求搬回家乡的老屋,孩子每天都固定去照料他的生活,他可以骑回摩多,到咖啡店喝茶聊天,心情的喜悦可想而知。过年去给他拜访的时候,还开玩笑说第二春的时候要请我们呢。哈哈

这样过了两年,有一天我在新加坡进修的时候接到女儿的电话,哭着说他往生了,孝顺的孩子非常不能够接受,打击相当大。当天赶回去,参与了他的丧礼。或许看惯了生死,也已经平常心以待。我一直都认为人活在世上能够活多久是无法预测的,但是活得好或不好却在于自己的心态上。虽觉得有点惋惜,但是回头想想,一个一直在健康的挣扎边缘的人,在走的时候,可以快乐的享受健康的两年生活,这是不是老天说这样的好人值得这样的终老礼物呢?

活得久不如活得有尊严。这些孩子若不是因为感受到父亲无私的爱,想来就不会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而他们对自己父亲所做的是不是也示范给自己下一代最佳典范?说爱,不如行使那份爱,无言,默默。却那么的感人。我到今天还能记得他老人家的乐观和豁达。

大部分的人放大自己的不幸,只有极少量的人懂得“苦中作乐”的道理。若遇到了逆境,这就是大步渡过难关的思维。我觉得生活或许是灰色,但是生命却因为帮助别人了了愿而变得色彩亮丽,天空就变得更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