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体重的1.5%~2%,即1200~2000克。99%存在于骨骼、牙齿中,1%存在血液、软组织细胞中。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又是钙库,人体缺钙时,机体就会运用骨钙补充,骨钙与血钙处于动态平衡。
钙质的溶解度各不相同,吸收有别。基本在15%-40%。钙制剂的化学形式可影响钙的吸收利用。
①婴儿超过50%,儿童40%左右。步入成年,降到20%,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钙的吸收率会进一步下降。
②食物中的植酸、草酸等与钙可形成了不溶性的盐,脂肪酸与钙发生化学反应,生 成无法溶解的皂化物,食物纤维结构中的糖醛酸残基也能与钙结合,这样,70%~80%的钙就会因为无法利用,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③合理的钙磷、钙镁比值。一般认为钙与磷、钙与镁的比值均为2:l时,吸收最好。
钙制剂应尽量在餐后服用,不要空腹吃。
④奶制品中的乳糖和钙形成低分子可溶性络合物,可增加小肠对钙的吸收速度。若膳食中的蛋白质供应充足。消化分解后会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也对钙的吸收十分有利。
⑤胃肠功能紊乱、胃器质性疾病,内分泌失调、服用含钠、钾、锶、氟、磷酸盐和抗生素的药物,抗癫痫药、利尿剂、过量的酒精、尼古丁。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焦虑等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