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教什么?我说“人类希望的工程”。
标题很大,可以涉及的题目非常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我们这一代留给下一代什么?”为导向。
如果你不能带走的东西,也意味你的下一代也带不走;所以我要思考的是留下什么给下一代。
那就是:生存之道。
生不知如何生,存要如何自在。充满压力的思维,你快乐吗?大家希望国泰民安、丰收兴旺,这个办到吗?大人谈大目标,小市民永远在挣扎点,投诉听得到吗?人生在世的时间不长,要成就的事情很多,要圆满的事也得成,大环境的变化,你可以适应吗?
如果你仔细的想,再用心的看,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人的脸上都写着:我不快乐。那我们要下一代快乐,可能吗?你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吗?我个人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爱自己”,把每一个“爱自己”的力量联系起来,就能看到希望之道。重点是要怎么做?很简单,把所有的假设性统统拿掉,直接面对就可以了。
讲得很轻松对不对?轻松的想自然轻松的做。
无论坏到什么样的情况,没有不能应付的局面,只有失去解决的勇气。
说一说历史故事
纪省子是个为国王训练斗鸡的人。他在训练一只出色的鸡。国王一直追问那鸡是否已作好了战斗准备。「还没有,」训练者说,「它火气十足,随时都想与别的鸡斗。它对自己的力量有一股虚浮的骄气。」10天之后他又回答道:「还没有,它一听到别的鸡叫就怒气冲冲。」又过了10天:「还没有。它仍然怒目而视,抖动羽毛。」再过10天。训练者说:「现在它差不多准备好了。当另一只鸡叫时,它眼睛都不眨。它就像木鸡一样,一动不动。它已是个成熟的斗士。其它鸡一看到它就跑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